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
人工智能(英文名:Artificial Intelligence,英文縮寫:AI)。它是研究、開發用于模擬、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、方法、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。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術性和專業的,各分支領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,因而涉及范圍極廣。
人工智能學科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:知識表示、自動推理和搜索方法、機器學習和知識獲取、知識處理系統、自然語言理解、計算機視覺、智能機器人、自動程序設計等方面。
人工智能的三要素:“數據、算力、算法”,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,相互促進、相互支撐,都是智能技術創造價值和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。
人工智能的根基是訓練,就如同人類如果要獲取一定的技能,那必須經過不斷地訓練才能獲得,而且有熟能生巧之說。AI也是如此,只有經過大量的訓練,神經網絡才能總結出規律,應用到新的樣本上。
AI中有一個術語叫epoch,意思是把訓練集翻過來、調過去訓練多少輪。只把訓練集從頭到尾訓練一遍網絡是學不好的。當然,除了訓練(train),AI實際需要運行在硬件上,也需要推理(inference),這些都需要算力的支撐。
大家現在算法談得很多,也顯得很高端,但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法是獲取成本最低的?,F在有很多不錯的paper,開源的網絡代碼,各種AutoML自動化手段,使得算法的門檻越來越低。另外提一點,算法這塊其實是創業公司比較容易的切入點,數據很多人會覺得low,會認為就是打打標簽而已,所以愿意做的不多;算力需要芯片支撐,是大公司爭奪的主要陣地,留下的只有算法了。
2021年11月5日,36氪獲悉,在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《智啟新時代:智能科技與產業合作分論壇》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致辭中表示,技術創新是發展原動力,要持之以恒地加強人工智能相關基礎理論、關鍵技術、共性技術的研究,加快智能芯片、操作系統等關鍵環節的攻關突破,增強數據、算法、算力等基礎支撐能力,夯實產業基礎和供給能力,為世界智能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。(澎湃)
2021年11月4日,36氪獲悉,大連自貿片區與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、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共同推出智慧訴訟服務“云”模式,依托大數據、云計算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,打造現代化、智慧化訴訟服務體系,為企業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質訴訟服務。截至2021年9月,兩級法院審理涉自貿企業商事案件涉案金額達3.05億元,幫助317家企業快速解決糾紛、回籠資金,有效減輕了企業訴訟負擔,營造了良好司法生態。(大連日報)
SaaS意思為“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”,SaaS平臺供應商將應用軟件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,客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,通過互聯網向廠商定購所需的應用軟件服務,按定購的服務多少和時間長短向廠商支付費用,并通過互聯網獲得Saas平臺供應商提供的服務,SaaS對企業的價值總結來說分為提效和降本。